來源:南方日報、深圳商報 發布時間:2022-11-15
2022年11月1日
我們迎來了第六個“深圳人才日”
各區紛紛交出了亮眼的
人才工作“成績單”
這些“成績單”都有哪些亮點?
“碼”上來看看吧~
福田區
廣開納賢之路、廣聚天下英才。近五年,福田區院士、孔雀團隊、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實現“四個倍增”,全社會研發投入、市級以上研發載體數量實現“兩個翻番”,獲得人才政策更新迭代速度全市第一、人才經費保障全市第一、人才數量增速全市第一的佳績,為深圳在粵港澳大灣區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設中發揮核心引擎作用貢獻福田力量。
掃碼查看全文
福田區:以硬核魅力構建灣區高水平人才核心區
羅湖區
近年來,羅湖區引進、認定504名產業領域“菁英人才”,建成3座院士(專家)工作站,創建各類創新載體85座,全區各領域人才總量達到36.78萬人,為建設“灣區樞紐、萬象羅湖”,邁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可持續發展先鋒城區,提供了堅實的人才智力保障。
掃碼查看全文
羅湖區:以人才賦能產業,以產業集聚人才
鹽田區
2020年鹽田區GDP增速全市第一,2021年首次實現GDP年增量、全口徑稅收雙雙突破“100億”大關,連續三年經濟增速保持在全市第一方陣。今年前三季度,轄區GDP增長5.4%,實現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統籌”“雙勝利”……回首過去幾年,鹽田的城區品質和營商環境不斷優化,吸引了大批高素質人才和高質量項目紛至沓來。如今的鹽田,已經成為了創業、投資的熱土,人才工作、生活的樂園。
掃碼查看全文
鹽田區:產才城融合助推高質量發展
南山區
近年來,南山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化人才發展機制改革,真心愛才、悉心育才、傾心引才、精心用才,著力造就拔尖創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堅持下好人才“先手棋”,在深圳全市率先試點人才評價機制改革,率先出臺“領航2.0”人才新政,多措并舉推動人才服務提質、人才集聚提速、產才融合提效。
掃碼查看全文
南山區:優化創新環境吸引八方人才
寶安區
功以才成,業由才廣。人才是第一資源,是城市建設發展的重要力量。近年來,寶安區深入實施人才強區戰略,持續完善人才“引育留”工作鏈條,黨對人才工作的領導全面加強,人才隊伍規模更宏大、結構更合理、素質更優良,人才效能顯著凸顯,為寶安的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澎湃動力。
掃碼查看全文
寶安區:做好人才“引育留”構建聚才“新磁場”
龍崗區
龍崗,這座即將三十而立的產業大區,用行動作答,全面提升人才工作質效。一方面,系統謀劃部署,優化調整區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組織架構,積極籌辦區委人才工作會議,擘畫人才強區發展戰略,加強人才引進培養,為全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撐。另一方面,持續實施龍崗人才加速計劃,突出“產業+人才”,從政策、平臺、活動、服務全鏈條發力,聯動部門與街道開展30余項重點人才項目,推動形成齊抓共管工作合力。
掃碼查看全文
龍崗區:全鏈條加速打造深圳東部人才高地
龍華區
產業園區是演繹創新故事的首要基礎條件。作為產業發展的主平臺、主陣地,精準優質的產業園區才能吸引高新企業進駐,吸引創新人才和創新資源聚集。地處深圳城市的幾何中心,龍華區優良的區位與產業升級的契機相疊加,一批創新型產業園區的崛起,成為推動產業落地的有力抓手。
掃碼查看全文
龍華區:以特色園區聚專業人才
坪山區
作為深圳的產業大區、創新強區,近年來坪山區初步構建了“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人才生態體系,吸引873名高層次人才和1289名博士人才落戶坪山,分別較行政區成立初期增長5倍和12倍。
掃碼查看全文
坪山區:搭建人才匯聚“夢工廠”
光明區
基礎研究是科技創新的源頭。光明科學城肩負著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方面破題先行的重任,是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先行啟動區和核心承載區,是深圳在新一輪國際科技競爭中占據制高點和贏得主動權的關鍵支撐。不斷聚集創新人才的光明科學城,正在為打造成為高水平人才高地持續前行。
掃碼查看全文
與光明同行赴時代之約
大鵬新區
從深圳海洋大學到壩光國際生物谷,從文體中心到人才企業服務中心,從科技創新的前沿到生態環境的保護、區域協調發展的實踐,這座美麗的“生態特區”處處閃耀著人才的身影,凝結著人才的汗水。在這座區位優勢重要、生態優勢飽滿、產業優勢蓄勢待發的城區,引才工作正加速開展、用才效能正持續增強、留才氛圍正日益濃厚,呈現百舸爭流、千帆競發的人才隊伍集結風景線。
掃碼查看全文
大鵬新區:以產聚才以才興產產才融合